金維剛:進一步下調基本養老保險費率,目前來講還是有一定的空間

2025-07-05 07:21:39  阅读 33 views 次 评论 9 条
摘要:

12月26日金融一線消息,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保障論壇暨《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4》發布式在北京召開。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兼養老金分會會長、浙江大學國家製度研究院副院長金維剛出席並參加學界研討“企業

12月26日金融一線消息,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保障論壇暨《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4》發布式在北京召開。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兼養老金分會會長、浙江大學國家製度研究院副院長金維剛出席並參加學界研討“企業年金發展20周年與改革路徑”。

金維剛指出,盡管我國基本養老保險費率已經經過兩次調整,但現在的費率還是屬於比較高的國家之一,對企業的負擔還是比較重,還是需要進一步下調基本養老保險費率。他認為,進一步下調基本養老保險費率,目前來講還是有一定的空間。

金維剛表示,年金的集合計劃還有必要進一步推廣,因為現在建立單一計劃對於企業還是有難度的,後續的管理成本很高;投資理念需要進一步調整,避免考核的短期化;要促進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的整合統一;企業年金發展更需要企業自主願意發展,不光是政策支持還是職工需要。使企業願意通過建立企業年金,對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夠起到促進作用。

以下為金維剛發言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謝鄭秉文教授的邀請,今天很有收獲。按照會議的安排,下麵我也想圍繞著企業年金的發展談一些看法。

企業年金的問題大家都很關注,這麽多年一直發展不起來,最近這些年企業年金職工的覆蓋率沒有超過7%,一直很緩慢,雖然說絕對數量有所增加,但是在龐大的企業總量裏麵微不足道,其實對於絕大多數職工來講沒有太大實質性意義,這是我們需要關注的。

企業年金發展滯後的原因很多:第一,現在基本養老保險的費率偏高,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拿出一筆錢建立年金,對於很多企業來講是缺乏承受能力的,而且年金不是一次性的,一旦建立年金製度,企業必須長期投入,對於企業來講必須謹慎,按照現在的有關規定,要覆蓋全體職工,對企業來講壓力很大,因為企業用工的形勢比較複雜,而且員工的流動率也比較高,作為企業來講,建立年金麵對所有職工,他的負擔、壓力、後續的管理,包括矛盾都是企業不願意麵對的。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此外,企業年金管理考核方麵也有一些問題,導致現在年金的投資收益還是存在短期化現象,養老是一個長期投資,但是為了追求排名、考核也會有短期行為。

下麵重點講怎麽辦,因為問題是顯而易見。如果我們不把基本養老保險費率降下來的話,盡管我們基本養老保險費率已經經過兩次調整,第一次下調1%,第二次普遍下調到了16%,降低了3-4個百分點。現在的費率還是屬於比較高的國家之一,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企業來講負擔還是比較重。所以覺得還是需要進一步下調基本養老保險費率。我覺得這個問題是可以探討的。從現在的情況看,目前來講還是有一定的空間,因為從基金收支情況來看,尤其在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行全國統籌以後,全國實現一盤棋。在實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之前,在全國範圍內基金收都是大於支的,在此之後也一直保持這樣一種態勢。我們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下調費率。而且按照這樣的機製,預計在未來至少是十幾年之內都沒有太大問題,就是通過全國統籌這個機製,基本上可以實現全國範圍內的收支平衡。這樣就為我們進一步下調基本養老保險費率打開一個空間,從國際上看,單位費率其實和個人費率比較接近,我們現在仍然相差2倍,在籌資結構上還是有調整餘地。如果把企業的負擔降下來,企業年金會有一個發展契機。

再就是稅優,前麵已經談到了,我就不談了。

現在有些地方已經開始對一部分企業職工先行建立年金,甚至有些省份已經出了文件,比如山東、河南省相關的幾個部門聯合出文件,允許企業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先對一部分職工建立年金,包括像有些地方,包括上海,對於園區的人才建立先進人才年金,這也是先對一部分人才建立年金,這個也是必要的,以前我們的觀點是要建就全部建,是理想化的,這方麵是值得關注和探討的。從年金的構成來講,資金源於企業的獎勵和福利基金其實是不需要全覆蓋的。我覺得年金的集合計劃還有必要進一步推廣,因為現在建立單一計劃對於企業還是有難度的,後續的管理成本很高,尤其是未來擴麵的重點主要還是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這類企業裏麵可能集合計劃更適合,盡量不搞單一計劃。

另外投資理念需要進一步調整,避免考核的短期化。

再一個就是要促進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的整合統一。我們國家分成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有一個基本背景,基兩者不同步建立,企業年金先建立,當時叫企業年金,職業年金是伴隨著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製度改革建立的,雖然製度模式跟企業年金一樣,但是還是有些不同,特別是職業年金基於強製原則建立,2015年機關單位養老保險製度改革的文件裏明確提到:“機關事業單位應當為其工作人員建立職業年金”,“應當”這個概念在中國的政策文件裏麵是強製性的。所以,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製度改革30年之後基本上實現了職業年金全覆蓋,現在覆蓋率已經超過了99%,跟企業年金反差很大。同時繳費的費率標準表麵上看跟企業一樣,實際上是不一樣的,因為機關事業單位實質上達到了繳費上限,雖然說在單位繳費方麵現在有些還是采取記賬式,但是實際上籌資還是達到了上限,但是企業稅優這塊沒有支持達到上限繳費額度。目前發展明顯不平衡,這會成為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

最後,再強調一點,企業年金的發展需要改進,但是其實我們更多應當考慮,企業年金發展更需要企業自主願意發展,不光是政策支持還是職工需要。企業年金籌資來源於企業的獎勵基金和福利基金,獎勵基金是企業薪酬的一部分,不需要麵向所有人,針對一部分人這一點很重要。再一個是強調自願建立,特別是民營企業,如果願意建立企業年金,一定要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有益才去建,而不僅是從社會公平或者補齊三支柱的短板。我覺得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從學術研究的角度或者從政府要推動建立多層次體係的角度采取措施推進之外,更重要的是,既然是由企業發起建立的補充養老金,需要重點關注企業這方麵的考慮和訴求,特別是要使企業願意通過建立企業年金,對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夠起到促進作用。

我記得前麵鄭老師也提到過,我是很讚成的,企業年金是企業薪酬的一部分,把它當作企業的薪酬一定不會強調一開始就全覆蓋,一定是作為激勵性的。所以有的地方針對一部分企業,比如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包括一線的骨幹先建立,其實就是從企業內在需要來講,這個確實是他所需要建立的內在的動力,我覺得這方麵是需要我們引起關注的。企業年金發展麵臨的矛盾問題很多,還有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我覺得還需要後續進行深入研究,特別是在這方麵還要借鑒國際經驗,其實國際在這方麵也有很多成熟的經驗是值得我們借鑒的,我覺得這方麵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推進年金的發展。

本文地址:http://lwbhgg.hor4s.com/915z7j/76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忸怩作態網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